哲学问题

哲学是我们关于自身和世界的信念及态度的总和。做哲学需要通过陈述活动将我们的所思所想清晰和有力地表达出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建立一套自己的系统,去解答问题,去反驳意见,去发掘关联。

如果一种信念无法与其他信念相联系,而且又经不起批评,那么它可能就根本就不值得相信。

在讨论问题时,我们应该小心抽象词汇的使用,比如「自由」「道德」。我们必须明白它们背后所隐藏的含义,而不是将一长串的 buzzword 连起来声称自己是在做哲学。

Buzzword 非但不能帮助我们思考,而且还会替代思考;言之无物尽管听上去一套一套的,但在思想上却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价值。

通过反思、明确表达和论证,哲学帮助我们对自己的思想进行分析和批判性的考察,帮助我们把关于自身和世界的看法综合起来,将其整合为一种独立的、统一的、能够为之辩护的看法。这种综合就是哲学反思的最终目的。

哲学的各个领域:

  • 形而上学 (Metaphysics):关于实在以及万物最终本性的理论。
  • 伦理学:对善恶对错的研究,对道德原理和准则的辩护。
  • 认识论:对知识的研究,包括「我们能知道什么」「我们是怎样认知事物的」和「什么是真理」这样的问题。
  • 逻辑:对思维和论证的形式结构的研究。
  • 宗教哲学:对宗教、神圣事物以及信仰缘由的研究。
  • 政治哲学:对社会和国家的基础和本质的研究,试图构想出理想社会的样子,并在社会实践中更好地达到这个目标。
  • 美学:对艺术的本质以及艺术体验的研究。

哲学体系和哲学观点的基本单元被称为概念。概念赋予经验以形式,并使明确表达成为可能。

  • 经验 (empirical) 概念:来自于具体对象,比如「狗」。
  • 先天 (a priori) ****概念:独立于(先于)任何特殊经验的知识,比如「无理数」。

试图理解世界整体含义的大概念被称为概念框架。比如将侧重点放在政治与社会时可被称为意识形态;将侧重点放在对世界的看法时可被称为世界观。

对概念和概念框架的理解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对它们进行理解的同时就在进行创造,从而丰富、发展和巩固它们。

好的哲学表述的关键是论证,而最好的论证总是由一种被我们称为逻辑的缜密思维过程来规定的,我们通常把逻辑定义为「进行正当推理的科学」。论证可以被分为两大类:

  • 演绎逻辑:只要前提为真,结论就为真。比如最典型的「三段论」。
  • 归纳逻辑:并不能保证结论为真,只能使我们认为结论更合理。常见形式为由若干事例出发进行概括,但实际上可以用来支持任何事实陈述。

参考逻辑谬误

生活的意义

阿尔贝·加缪在《西西弗斯的神话》中认为:生活本质上是「荒谬」的,宇宙永远也不会满足我们对于意义和正义的期盼。然而,这样回答并不是说生活就不值得过了,而是我们必须通过反抗这种荒谬性,通过拒绝参与世界的这种不公,尽情地享受生活来使生活值得过。

登上顶峰的斗争本身足以充实人的心灵。应该设想,西西弗斯是幸福的。——加谬《西西弗斯的神话》

上帝

实在的本性

本体论是形而上学的主要分支之一,它研究什么是「存在」以及不同「存在」之间的优先级关系。

整个西方历史对于如何描述实在,基本可以看成是以下两种观点的对立

  • 唯物论:世界是由纯粹物理的或物质的成分构成的。
  • 非物质论:构成实在的基本成分绝非物理的或物质的,而是像精神、心灵或数这样的东西。

柏拉图同时采用了两种观点,认为存在两个世界:一个是我们混迹于其中的这个日常的物质世界;另一个是纯粹的「理式」世界,它是永恒的、非物质的,比这个世界更加真实。

一个例子:当我们讨论三角形时,我们不可能画出一个真正的三角形,而且我们也无法通过证明某命题对于这个三角形成立来证明其对一切三角形都成立。也就是说,我们讨论的是一种非物质的完美三角形,是三角形的一种「理式」。柏拉图认为这种「理式」的确存在,并且比我们画出来的物质三角形更加真实。

亚里士多德认为真实的世界就是这个世界,而事物的形式就在事物本身当中。

心灵或意识是真实的吗?

  • 笛卡尔:心灵是一种实体,并且是独立于物体存在的一种实体。多元论。
  • 斯宾诺莎:心灵和物体只是同一实体的不同方面。因为实体是最终的和完全独立的,实体无法相互作用。一元论。
  • 莱布尼兹:心灵是唯一的实体。唯心论。

唯心论认为世界最本质的东西是心灵。

笛卡尔本身并不是一个唯心论者,他的名言「我思故我在」想要说明的是,我思证明了我的存在,而非我思导致了我的存在。但他却构建了后世大多数唯心论者所必需的工作框架。

我们唯一能够直接知道的就是我们自己的观念。——笛卡尔《第一哲学沉思集》

乔治·贝克莱持一种主观唯心论的极端立场,可以简单概括为「存在就是被感知」。他认为,并不存在一个独立于我们的知识与观念之外的世界。而我们平时认为的物质,只是我们经验到了该物的「属性」,是一种精神现象,而「物质」只是我们强加在经验上的一个抽象概念。

真理的追寻

  • 经验真理:因事实为真的陈述被称为经验真理。我们完全可以想象经验真理不为真的情况——与事实不符。我们也把它们称为偶然真理。
  • 必然真理:因理性为真的陈述是必然真理。我们无法理解必然真理不为真的意思。因此可以说必然真理是先天为真的。

用这两种划分来看待哲学的基本问题时依旧无法得到一个统一的答案。有时候,正是对事实的诠释而非事实本身,才是真正重要的东西。

关于哲学的基本问题应当怎样来回答,可以分为两个派别:

  • 唯理论:相信人的理性可以对最基本的哲学问题提供最终的解答,而且这些解答都将是必然真理。
  • 经验论:拒绝「天赋观念」的说法,而主张所有的知识都来源于经验。

唯理论和经验论的主要分歧在于这一问题:我们是如何通过个体知觉和有限的经验出发得出一些普遍陈述的?唯理论认为这只能通过某种天赋观念得到,而基于这些天赋观念得到的也就是必然真理。经验论则认为即使是那些普遍陈述也只是基于经验之上的一般断言,而非理性真理,因此许多经验论者会认为有些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得不到解决的。

在对真理的追寻过程中,我们天然地认同一些假设,比如实在论、因果论,毕竟如果没有这些假设,我们似乎将无法得出任何结论。但这并不代表这些假设可以被默认为真理。问题越是基本,我们就越要小心这些问题后面隐含的假设,因为它们往往过于理所应当,从而使我们忽略了否决它们的可能性。

科学在近几个世纪以来确立了对真理进行诠释的权威性,这是因为对外,科学能够很好地预测自然;对内,科学确立了一套严格地检验自身的标准。

真理的本性

  • 符合论:一条陈述为真,当且仅当它与事实相符合。
  • 融贯论:反驳符合论,认为我们所知道只是一些相信的理由。因此我们接受一个原理是因为它最能与我们的经验和信念相匹配。
  • 实用论:在融贯论的基础上附加了一条实践条件,即我们说一种观点为真,就是说它是我们所能获得的最有价值和最有前途的解释。

自我

本质自我

  • 不存在一个固定的自我,自我是一个伴随我们生命全过程的创造过程。
  • 自我只不过是一个幻觉。
  • 自我是整个社会的产物,而非个体的东西。

心灵与身体的关系(主流均为一元论)

  • 行为主义:「心灵事件」并不存在,它们只代表以某些方式去行动的倾向。
  • 同一性理论:心灵状态和心灵事件其实是与特殊的大脑过程和大脑事件相等同的。
  • 功能主义:心灵活动是由大脑的某些功能构成的,这些功能也完全可以用脑物质以外的东西复制出来。大脑并不必然有任何独特之处。

自由

  • 消极自由:摆脱……的自由
  • 积极自由:做……的自由

这两种自由其实总是同时出现。即使只说出一个,也总是预设了另一个。「自由不是你想做什么就能做什么,而是你不想做什么就可以不做什么」的说法被大多人所认可,但其实是过分强调了消极自由而忽视了积极自由。这很容易导致一种荒谬的情形,即人们渴望摆脱一切限制的自由,但却对他们要这种自由做什么没有一种正面的想法。

热衷于反对什么东西是很容易的,以至于该为之奋斗的目标常常被忽视,或者成为某种类似「自由」这样的空洞口号,而根本没有考虑其内容。

自由依赖于「自我认同」,对于自我的认知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对自由的看法。比如认为真实的自我是理性自我的人会觉得真正的自由是理性自由;认为自我等同于他的情感的人会觉得真正的自由是情感自由。

自由意志与决定论

决定论的根本是普遍因果性,是一种「普遍信念」。如果不假定每个事件都有一个充分的、自然的解释性原因,那么不仅是科学研究,甚至连最普通的日常信念也会陷入一种令人无法忍受的怀疑论中。

决定论显然是与自由意志相悖的,因为前者使得选择的自由不复存在,我们的「行动」不过只是种种情况和自然定律的结果。量子理论给非决定论留出了空间,但即使我们认同这样一种基于概率的随机性,这和自由意志仍然相违背,因为这表明我们无法控制自己的选择。或许这表明自由意志本身就是一个矛盾体,是一种自我产生的幻觉。

道德和良好生活

任何关于道德的讨论都已经预设了一种周详的世界观。

道德哲学的组成部分:

  • 元伦理学:思考道德的地位和作用,并对道德术语做出定义。
  • 规范伦理学:思考我们应当做什么,并提出明确的道德理论。

自利在道德中的位置:

  • 利己主义
    • 心理利己主义:认为我们做任何事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即使是那些看起来利他的行为,也是为了追求一种自我满足的感觉。
    • 道德利己主义:认为我们应该按照自己的自利行事。
  • 利他主义
    • 心理利他主义:认为人们「天然地」为了彼此的利益而行动。
    • 伦理利他主义:认为人们应该为彼此的利益而行动。并不必然意味着自我牺牲。

对「所有的行动在本质上都是自私的」的反驳:心理利己主义可以辩解说帮助他人的行为是为了自我满足和避免内疚,但是无法回答如果是纯粹的利己,又怎么会因为他人产生满足和内疚这样的情绪。满足并不是行为的动机,而是它的结果。

道德是相对的还是绝对的:

  • 道德相对主义:不存在普遍有效的和必不可少的道德价值,道德只是「相对于」特定的社会或民族才是有效的。
  • 道德绝对主义:存在普遍有效的和必不可少的道德价值。如果某个社会或民族不接受这些价值,那他们就是不道德的。

道德理论:

  • 义务论道德:道德原则本身的地位就是它的正当理由。义务论道德可以诉诸某些权威,比如法律、上帝、父母等。康德认为这个权威是我们内在的理性。
  • 后果论理论:好的行为是能够产生最大幸福的行为,而与意图无关。近代最为明确的后果主义道德理论被称为功利主义,是一种目的论道德理论。
  • 美德伦理学:幸福的生活就是合乎美德的活动。培养正确的行为习惯并不断做出调整。
  • 女性主义伦理学:女性不是以抽象的道德准则来思考道德,而是倾向于用个人的道德责任来思考。强调自我与他人的关系。

正义和好的社会

社会的性质以及人在社会中的角色是社会哲学所要考察的核心。哲学家们倾向于反映或投射出对他们自身所处社会的感知、偏好或不满。

政府的合法性由什么来保证?

  • 「君权神授」,上帝和权力本身都不应该作为政府合法性的条件。
  • 应该服务于人民。使人民富裕;捍卫正义。
  • 不在于为人民做了什么,而是如何由人民组成的。

无政府主义:自由市场并没有能力解决一些非常紧迫的社会问题。博弈论中的「囚徒困境」表明,每个人都追求自己利益的最大化并不能导致整体利益的最大化。

正义是社会的首要美德,正如真理是思想体系的首要美德一样。——约翰·罗尔斯《正义论》

正义通常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涉及惩罚,另一部分涉及物品和责任的分配。

对于正义来说,平等概念是最重要的。平等的种类:

  • 法律平等
  • 机会平等:但人们在能力和优势上生来就不平等,这样的环境也造成了机会的不平等。
  • 平等尊重:先于法律平等,比机会平等更重要。

社会契约论:社会是基于所有公民所达成的一致意见而建立起来的。作为公民,他们放弃了某些权利,作为对国家提供的保护和相互利益的回报。

权利和个体关系:

  • 自由至上主义:人是被作为个体所拥有的一系列自然权利所规定的自我,不应该在任何事情上受到政府的干预。
  • 自由主义:与自由至上主义对「人」的定义相同,但强调享有社会福利的权利而非不被干预的权利。
  • 共同体主义:认为是义务而非权利定义了公民。自我必须由社会来规定,社会之外的自我是不存在的。走向极端会导致极权主义。

哲学的理念经常被归结为真、善、美。

关于艺术的一个持久信念:艺术揭示了世界的某种深层实在,甚至是科学和哲学所无法阐明的实在。

非西方哲学

哲学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自我反思,是试图理解一个人自己及其在世界中的位置。而这种反思很大程度上会受到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

  • 印第安哲学:人类对地球和其他生物负有道德责任,而非处于统治地位。
  • 非洲哲学:部落文化和自然合一。往往信奉泛灵论。近代开始思考殖民主义中觉醒的非洲社会的独特问题。另一些思想家追问是否存在一种真正的非洲哲学,分为文化主义和普遍主义。
  • 拉丁美洲哲学:早期相信宇宙本身的持续存在有赖于人的行为、仪式以及自我牺牲的意愿(尤其是后者)。西班牙入侵后,受到经院主义、实证主义、马克思主义影响最大。
  • 中东哲学:受到伊斯兰教影响,认为神是至高无上的。
  • 南亚哲学:与印度教密切相关。注重生命的更新与延续以及宇宙的合一。
  • 东亚哲学:孔子提出通过复归古代的礼来恢复社会的和谐。老子认为通过合乎自然之道来实现良好生活。

哲学写作

相对于哲学的内容来说,哲学家们有时会更加关注哲学的形式。因为大多数人持有的大部分观点都是一致的,因此,正是写作的形式、风格和个性赋予了哲学以独特的特征。

标准的哲学表达:

  • 组织: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论》;斯宾诺莎的《伦理学》。
  • 简洁:好的哲学应该是由简明扼要的、直截了当的句子组成的。
  • 清晰:维特根斯坦说「一切可说的都是可以说清楚的」。
  • 人性化:使读者相信你。
  • 使用例子:以一连串不着边际的抽象作为开篇是没有好处的。
  • 论证观点:从你认为读者已经接受的一些陈述出发,逐步推论出有的读者可能不接受的观点。
  • 考虑反对意见和其他可能情况
  • 定义专业术语
  • 利用哲学史

间接风格:

  • 对话体
  • 讽刺体
  • 格言体